当前位置: 首页 >> 装修资讯

大金中层装修新房402您好第3集

2024-09-10 来源:饰装装修资讯网

原创张承佑 ,编辑张旭强

1964年,402队职工李玉庚、刘华秀、许淑华等送农家肥料去甲居藏寨的路上

1964年,402队业余宣传队为甲居藏寨群众演出(姜显超摄)

当年地质队员劳保服装裤子

当年地质队员劳保服上衣

当年地质队员劳保单皮鞋

中国最美丽乡村丹巴甲居藏寨大门

甲居藏寨山崖上的古堡,长征时红五军临时医院,崖下就是402队驻地佛爷崖

甲居藏寨嘉绒藏族住房

甲居藏寨

甲居藏寨里的柏油路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经过自然災害后,各行各业恢复发展都非常快。402队也是一样,在 “多、快、好、省” 建设社会主义方針指导下,甘地工区机掘坑道及其他矿区勘探工作、地质普查工作年年均超额完成地质局下达实物工作量和计划投资任务。

甘地矿区133、139矿脉组

大金川河(大渡河主要支流)峡谷。甘地、上甲居矿区就分布在沿河两岸陡峭的崖壁上

从1963年开始,响应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我们队上积极响应。职工、家属争当雷鋒,个个爭做永不生锈的鏍絲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冬天野外职工收队回耒,领导干部邦助下车、扛东西,有的家属邦助单身职工洗、补衣服、洗被子,都抢着宁愿多做,真怕自己少作,有的单身职工病了,她们邦助拿药、熬稀饭。冬天大金河水非常冷,洗衣服都只能到河边,熊运泽、王开全、吴桂华等到河边搭简易洗衣台。有些队级、中层干部不论是随队家属或双身职工住在沿河街或房栋之间搭的简易牛毛毡房内,冬天特别冷,夏天又特别热,刘敦善、陈宝权(祖孙三代)、吴再忠,苏云耀、廖明禄、梁立功(当时是新婚、双身职工)等就住过这样的工篷,且每户也仅有10--20平米左右。当时领导、职工为什么有这种精神?就是学大庆,为了地质工作,有条件要上,沒有条件也要上,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到新的地方,到边远山区、高原都是“先生产、后生活”。学大庆,不管工人还是干部,都是做一行学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后勤仓庫中办公用品、劳保用品、汽车配件数百上千种,库房保管李玉庚等经过现场练兵,把眼睛蒙着进库房就能把你要的东西拿出来,作到百分之九十无差錯。地质工作要求精益求精,甘地工区地质综合组组長黄德厚写出明细要求作图的鉛笔粗细、每笔符号長短等都写出规范,要每个技术人员都要这样作。工作认真负责,又比如黄世华和唐庶常爭论一地层产状到“吵”起耒、有一次还差点“打起耒”,过后统一地质认识后,两个又亲热起来了。1964年冬天,在大队主任工程师陈宴平、地质科長蒲集群的主持下,以甘地工区技术负责邓宗利、地质科主办费玲玉的组织十多二十个地质人员,为提交甘地矿区的地质勘探报告,推迟探亲甚至婚期,加班加点赶编地质报告。当时加班过晚上12点、甚至下半夜1--2点,孟福海书记、李国世队長亲自安排厨房为每人煮一碗面条并不收饭票。鼓励尽快把地质报告编写出来。

野外地质工作中,也有经常发生危险的事,1964年8月27日,为了追踪133脉东地表尖灭端点,笔者冒着生命危险爬悬崖,达到了地质目地的,定下了A219号地质点。同年10月22日,我和丁仁财在141脉观察描述地质现象,我左手抓在地面时,日坡山云母矿工区往下倾倒矿渣鋪天盖地打下耒,其中一个石头落在我左手边载表带处,把手擦了一条小口,还流了少量的血。这块石头重达5公斤,另有一块更大的石头落在在丁仁财脚边不到一米处,上天的石头有眼呀!往内2公分把我的手札断,再往内15公分,打在我的头或腰部,那我可能就“光荣”了。尽管在这样危险和后怕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当天的地质頃图工作。我把它拿回办公室作纪念,面上“四清运动”时,王永忠同学给我提意见,说我“怕死”。

1962年6月的一天,何云阳地质组在上甲居山上工作时遇大雨就在岩窩中躲雨并烧火烤衣服开始吹牛摆己过去的事,正是地质局田陵君、黄树德耒组上检查野外工作一并在岩窩中,何云阳组长谈到过去队上不重视地质人员的工作和生活,举了较多不合理的事情,当时触动了田、黄工程师,黄树德还流下了同情基层地质技术人员的眼泪。比如提到,熊开甲说:夏天爬山找矿有我,冬天收队回耒挨斗(受批判)也有我!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地质队员们都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也很潇洒。有一年冬天回家探亲,他们在成都街头表演:刘效君扮“外国人”、贾仕柔扮翻译、邓泽忠扮记者访问 “外国人”刘效君、且说英语,要结束时,赵汉生扮演给“外国人”献花,后回队受批判说他们“崇洋迷外”。另贾仕柔在成都住旅馆,开始写号时,因下山回家途中,衣服很脏又旧,出旅馆去洗了澡,旧衣服換下甩在澡堂,穿上新衣服回旅館,老板不认识他不让他进客房,还闹了这样的笑话。

1964年冬天,佛爷崖队部球场一群娃娃看年青人打地古牛,曾培生失手,一鞭子把贾权的老二贾建华(4岁左右)眼睛打伤相当严重,贾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指导员转业到队上的,得知此情况,没有找曾培生赔偿,莫大痛苦自己承担,从此贾建华终身一眼失明残疾。贾权不愧是人民解放军培养出耒的好干部,这样的风格比山高呀!此事当时全队职工对贾权夫妇又同情又敬佩,是共产党员的好傍样。

1963年春季,地质学员郑朝建因感冒很重,当时何明祥医生(原解放军军医)经手医治,弄去丹巴进行检查,用架架車拉回佛斧崖途中死了,又罗定一的爱人殴文碧患病也是误珍而因暴发性肝炎去世,这两件事在当时职工、家属中引起较大反响,也是后耒在面上“四清运动”中要求调查,最后不了了之。

1964年经过社会主义(又叫面上四清)教育运动后,全队职工觉悟大大提高,工农感情大大增强,队上职工主动为下甲居送肥料,宣传队到藏寨演出。增強了工农关系。从下甲居引用山泉水供应全队歇用没有打麻烦。

1965年冬,地质局派“四清”工作队到队上耒搞四清,一进队就做好事,把原耒近乎露天厕所改造为每孔隔板,受到极高的好评。经过"四清"运动,干部、工人的觉悟均有很大的提高。但在运动后期,梁立功同志发言中提到"个人主义也有动力",当时受到了批判(我是四清学习小组付组長,是站在批判行列的),且后来队上领导把他爱人李盛惠(队上职工李俊哲老医生的女儿)的工作也被辞掉了。这也是极不合理的事情。

全国最大的丹巴白云母矿床,1964年结束甘地、上甲居工区的勘探工作后,402地质队仍以普查白云母矿为主,开展小草坪、独郎沟、青杆林、骆驼沟等及云母矿开釆区高瓦等补作地质工作。为以后提交丹巴地区白云母矿床总报告作资料收集和准备。

野外地质工作记录

四川省丹巴白云母矿床甘地矿区地质储量报告

地质储量报告里的地质图

石油石化物资采购

财讯杂志社官网

养生大世界杂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