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装修日记

即墨电动车充电器维修探路基层之治即发阳光

2024-07-31 来源:饰装装修资讯网

大众网记者 李新颖 李享真 青岛报道

小区的休闲长椅从发现破损到全面修复,仅需三天;困扰居民多年的32辆“僵尸车”被彻底清理;小区道路增设太阳能路灯,以方便居民夜间出行;小区破损路面经过统一整修,以保障居民安全出行;小区行动不便老年人享受定期入户免费义诊……这些都发生在即墨区通济街道即发阳光城社区。

近年来,即发阳光城社区着力打造“阳光365,党群同心,共建幸福家园”党建品牌,发挥社区党委的主导作用,融合多元化资源,以“周一汇”工作机制为抓手,建立定期沟通交流机制,让居民真正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人。

以社区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建立“周一汇”共商共议工作机制

“初到即发阳光城社区,我发现小区内的‘僵尸车’常年占用公共车位导致的停车难问题尤其突出,所以我把清理‘僵尸车’作为社区党委切入主导小区治理的突破口。”即墨区通济街道即发阳光城社区党委书记金杰说,社区党委、物业、业委会通过聚力清理了32辆“僵尸车”,成功解决了居民多年愁而未解的难题,凸显了社区党委在社区治理中的主导作用。

即墨区通济街道即发阳光城社区社区党委以“阳光365,党群同心,共建幸福家园”为党建品牌,以党建为引领,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者为支撑、以社区志愿者为依托、以社会慈善资源为助推,建立了社区五社联动“周一汇”共商议事工作机制。

“周一汇”以“四汇”即“汇——社情民意、家长里短,汇——为民服务金点子,汇——群众急、难、愁、盼,汇——区共驻共建合力”为工作法。社区党委把“五社联动 融合发展”作为构建最优为民服务的重要举措,建立了“社区党委+周一汇”“社区网格+网格说事”“楼院小组+一楼两长制”的“3+3”服务工作机制,推动社区服务向特色化、精细化、暖心化转变。

依托于五社联动“周一汇”共商共议工作机制,社区党委打造了方便社区居民休闲活动的党建文化长廊,在党群服务中心一楼建立了一站式居民服务大厅,聚力清理了147个单元楼道杂物乱堆乱放问题,培育了阳光有爱——“守护桑榆、呵护童心”和“阳光尚德”两大志愿服务品牌。依托“周一汇”工作机制,社区党委修补了小区破损路面,安装了太阳能路灯,为社区行动不便老年人进行了入户免费义诊等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以“红色驿家”党群服务站为新阵地 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

在“红色驿家”党群服务站,大众网记者看到外卖工作人员正在更换电瓶,服务站内有空调、微波炉、充电器、饮用水等。据即墨区通济街道即发阳光城社区志愿者介绍,“红色驿家”党群服务站可以为外卖员和环卫工人提供应急充电、免费饮水、饭菜加热、歇脚小憩等服务。

社区党委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新路径,打造了即墨区首家“红色驿家”党群服务站,以适配外卖员和环卫工人工作内容和生活需求为落脚点,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温馨的“家”。在此基础上,社区吸纳了在“红色驿家”驻足的外卖员担任城市社区治理的志愿者,发挥他们走街串巷过程中的“移动探头”作用,及时发现城市基层治理问题,有效延伸了基层治理触角。

依托“红色驿家”党建阵地,融合多元化资源,以活动共助、发展共商、服务共推、阵地共享为行动指南,真正延伸社区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该举措被央视新闻频道、人民日报等10多家媒体予以报道。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下一步,即墨区通济街道即发阳光城社区将继续以解决居民需求为出发点,从居民身边的小事做起,有针对性地开展多样化的为民服务活动,融合多方力量,在融中出彩、在合中出圈,以实际行动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努力为广大居民创造和谐、安全、温馨的居住环境。

校园英语

智库时代

新美域投稿

现代农业研究官网

友情链接